【媒体看足彩外围平台】我校经济学院院长梁学平教授做客 《足彩平台》思想会客厅栏目

来源:经济学院  作者:常依煊  编辑:张孟凯  发布时间: 2025-01-15 浏览数:

1月15日,我校经济学院院长梁学平教授做客《足彩平台》思想会客厅栏目,就“在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中做优增量”话题,与日报评论员开展对话。他指出,在经济发展中,现代服务业,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、孕育新动能新产业新优势的孵化器,具有创新活跃度高、产业融合度深、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,它突破了传统消费型服务行业领域,形成了数字金融、直播演艺等新的消费业态、消费模式。更重要的是,服务向制造的延伸,通过业务关联、链条延伸、技术渗透,为先进制造业提供不可或缺的配套服务,推动制造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。

报道原文如下:

思想会客厅

在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中做优增量

对话人:

梁学平 足彩平台经济学院院长

闫 丽 本报评论员

“在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中做优增量”,是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要求。持续完善全链条服务,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、现代农业深度融合,这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。

闫丽:服务业,一头牵着制造生产端,一头连着市场消费端。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需要,也是保障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。

梁学平:是的。在经济发展中,服务业已占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。尤其是现代服务业,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、孕育新动能新产业新优势的孵化器,具有创新活跃度高、产业融合度深、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,它突破了传统消费型服务行业领域,形成了数字金融、直播演艺等新的消费业态、消费模式。更重要的是,服务向制造的延伸,通过业务关联、链条延伸、技术渗透,为先进制造业提供不可或缺的配套服务,推动制造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。简言之,服务业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关系新质生产力的形成,这其中就蕴含着发展的优质增量。

闫丽:正如您所说,“服务+制造”是大势所趋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,需要现代服务业的支撑与助力,两者相互赋能、相辅相成。尤其是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度,影响着创新的效能和增量“优不优”。

梁学平:“服务+制造”是发展的必然,也是一种新路径的探索。一方面是制造业服务化。从单一生产制造转向“生产+服务”,从单纯卖产品迈向“产品+服务”,将现代服务业嵌入制造业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链之中,不仅拓宽企业盈利空间,也塑造区域竞争新优势。另一方面是服务业制造化。服务业向制造业反向延伸,服务业企业发挥大数据等技术优势,向制造环节拓展。天津产业基础雄厚、生产要素齐全,这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有利条件。推动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延伸,一个创新动能更强、开放水平更高、市场环境更佳的服务经济体系,将会塑造更强的竞争力。

闫丽:现代服务业,“现代”二字体现在服务的广度与深度上,也体现在服务生态的优良、服务链条的完整上。不久前,天开高教科创园完善支持政策,为相关创新主体发放了近四百笔政策资金奖励。我们如何完善全链条服务?

梁学平:服务业也是一个完整链条。现代服务业是“虚实结合”的,虚是指网络、技术、媒介和平台;实是指现实中的服务机构、企业等。以需求为导向,把这些有形无形的要素聚集起来、配置得当、发挥效用,这个过程需要全链条协同。以天开高教科创园为例,政务、科创、金融、商务等服务逐渐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,满足不同类型、不同周期的企业的不同需求。这样全链条全周期的服务体系,背后是一种数字化、市场化的新生态,通过相关平台,将高成长性的科创服务与具有数智转型需求的制造企业精准匹配、高效对接,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形成,让新的动能更充沛。

闫丽:现代服务业向高端进发,还需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。近来,很多乡村在传统种植之外请来运营智囊团,参与特色农产品的经营、销售等。不少农民变成带货主播,田间地头变成直播间。

梁学平:的确。农业不只眼前的“一亩三分地”,技术培训、电商服务等现代要素的注入,使农业更有现代范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,相应领域不断细分,必然需要相关服务业作支撑。在宁河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,智慧农业展示中心大厅的大屏幕实时分析计算各类农业数据,“天、地、空一体化”智慧农业精准服务贯穿农业产前、产中、产后各环节。农业之中也有新质生产力,需要突出生产关系之“新”,将科技、物流、营销、普惠金融等服务延伸到农业生产全过程。既催生生态农业、数字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,也利用网络技术搭建新平台、培育新服务主体,小生产、小农户与大市场可以无缝衔接。如此,带来的不仅是乡村的发展活力,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。